#芬分鐘#
[掌宝爱心]芬蘭公園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孩子到公園都是快樂的。但是,在公園的父母很多都是焦慮的。
我也曾經有很多這樣的煩惱:擔心孩子從滑梯上翻下來了,煩著孩子可能把衣服刮破了,愁著那些泥沙帶回家了怎麼處理,哪些設備是一兩歲孩子可以玩的? 因為很多擔心,我們自然而然就減少帶孩子去公園的頻率了。
於是我認真的到了我住家附近的每個公園去觀察芬蘭孩子們為什麼在公園裡面這麼快樂。在芬蘭赫爾辛基,不管你住在哪裡,新一點的小區樓下就有社區孩子可以共享的遊樂設備,“遠一點”的,你走個十分鐘,一定有超過兩三個公園,孩子都可以“挑著”去玩。但是很多公園其實“樸實無華”,孩子為什麼喜歡?當我接觸到了公園設計公司,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背後都是滿滿的設計巧思。
我看到那些木屑滿地,其實是保護孩子摔下來的時候,地面因為有彈性而不會導致過於嚴重的受傷。我看到一個滑梯有不同高度的樓梯,設計者說,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找自己爬得上去的梯子,一旦上得去,他就知道怎麼下來。原來,小寶寶愛的沙坑要放在大孩子愛的設備旁邊,這樣小寶寶就會慢慢的學習其他大孩子的動作,而慢慢地跳出自己的動作舒適圈。
甚至,公園設計者說:芬蘭孩子在公園培養了公民意識。
面對芬蘭小孩一年有超過一千個小時在室外,公園是他們童年中絕對重要的存在。芬蘭政府在一百年國慶的時候,幾個城市決定要建造公園,當作給孩子的禮物。公園的設計公司也會從孩子們在學校給出的想法來設計下一批公園的器材。芬蘭公園的設計公司自然也應該是公園設計領域中專家的專家。
看完視頻,我們發現,事實上,好公園全世界都有(這家設計公司也早已經在國內設計了很多公園),有時候阻止孩子玩耍的,不是設備或天氣,而是我們父母。我們只要明白政府和設計者一起的用心,也相信自己的孩子跌倒就會學著爬起,懂得欣賞一個好的公園設計,那麼我們就會想做一個讓孩子在公園盡情展現肢體自由的父母